荒野的兒童教育發展

賴榮孝於91年4月24日

野吸引阿孝加入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荒野協會希望透過教育推廣來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而且強調往下紮根的工作,所以兒童教育一直都是荒野不遺餘力推展的。

在台北第一期解說員訓練完成,徐老師就接受北新國小委託,在雲海國小辦理一系列的自然體驗活動,當然每年暑假的兒童夏令營也都吸引許多孩子來體驗荒野獨樹一格的活動,烏來、獅山、雙連埤都留下了許多孩童的歡笑。原先我們期待幾年以後每個分會都有能力在寒暑假辦理兒童營,幾年過去了,花蓮分會是最積極的分會辦過幾梯兒童營,高雄也辦過相關活動。

為了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第二屆理監事甚至成立了兒童教育工作委員會,並開始兒童解說師資的養成訓練。隨後炫蜂團成立,台北三峽聯絡處也轉型以辦理兒童親子活動為主,讓荒野的兒童活動更趨多元化。而水筆仔團隊則成為師資培訓團隊,積極進入校園推廣自然生態保育理念。

這樣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比較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協會本身的師資養成,每一年都得重新訓練,這些工作夥伴並沒有能形成可以傳承的團隊。

第二個狀況是課程設計中,原先竹筒飯是無具炊事野外求生的簡化,到最後烤肉、包水餃都端出來了。第三個值得我們一起思考的是,不管兒童營或是炫蜂團都是貴族事業,就像森林小學一樣,只有有錢有閒的家庭才有機會參與,那跟我們想要做的普及化是有一大段距離的。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只要加強協調溝通,有夥伴能出面作整合就可以改善的。第二個狀況也不難處理,荒野六七年來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足以轉換成具有荒野特色的課程活動。倒是第三個問題,我們有想法卻沒有積極的作為,這也是我很想提出來請大家認真思考的問題。

育基地是解決第三個問題最佳選擇之一,如果我們能在各地方取得教育基地,又能有教育單位的協助,我們就可以讓所有中小學的師生都有機會參與荒野帶領的自然體驗活動。

協會很早就朝這個方向思考與努力,三年前劉維平夥伴曾問我一個問題,如果當時我們就取得教育基地,其他的軟硬體是否能配合?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好了,今年我們正式獲得雙連埤生態教室的主導權,而我們的軟體配合上,其實是沒有跟上的,這其中包括人與教材的部分。人的部分是雙連埤位在宜蘭,初期由台北作人力支援是 OK的,但長期而言,培養當地人力資源卻是最需要的。

宜蘭分會就將成立,宜蘭縣政府也很看重荒野,所以我們有許多機會發展,但是宜蘭有限的義工群是否能承擔那麼多活動?或者說能否把雙連埤教育基地擺在最優先的人力支配考量?我覺得這裡是有問題的。

則教材的部分,台北已就過去在雙連埤辦過的活動課程作整合轉換當中,若再加上佳寧忙完綠博能投注部份心力在這上面,問題並不大。還有義工人力資源的整合也要加強,目前協會是委由阿孝處理,監事當理事來用,不是大問題,比較麻煩的是我並沒有獲得充分授權,一些我可以事先知道的事,往往都慢了一步,而且我們有一個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雙連埤這個教育基地的人力搭配有沒有可以放在其優先處理的事務之一呢?

所以基本上一個新的教育基地我們所要投注的人力與各項資源是蠻大的,這讓我有了另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就是教育基地定義可不可以更廣泛一些?我的想法是每一個校園都是最方便實施教學的教育基地,荒野在這一塊可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是不是願意用更積極的態度去參與?

我們可以在這裡頭做些什麼?我還是分成軟硬體來討論:

體的部分,徐老師在幾年前就提出荒野公園的想法,甚至我在天下雜誌上也看過徐慕容【作家】做過相同的呼應,但是我們和台北市政府打過那麼多次交道,仍然沒有眉目,我們可不可以轉換目標,把我們的定點之一富陽公園拿來跟台北市政府談?我們可不可以轉換目標去推展荒野校園?當然講荒野校園比較會引人側目,那我們就叫做「生態校園」好了。生態校園在十年前環保署就推動過,但是多數學校都是應景應景【以景觀規劃應付上級檢查】,當然也有些學校真的作的很棒。這幾年來特生中心的彭國棟老師也是戮力在推這個案子,所以我們現在去做阻力其實是不大的,但是需求卻很多,因為目前教改加入本土化,加入環教議題,事實上學校急需外面的資源協助,所以我們是不是要趕快去思考什麼是叫做「生態校園」?而當有學校需要我們介入時,我們可以提供怎樣的協助?

就軟體的部分而言,以推廣講師來說,幻燈片是我們的一項資源,但不是限制。當一個學校周會邀請我們去宣導環教理念時,面對的是全校師生,不能使用幻燈片,我們可以有多少資源去參與這一部分,其實相聲或有獎徵答都是不錯的方式,我們要不要去發展?或者結合原有的幻燈片教材,再加上其他的課程設計就可以是更完整的課程,而不是到現在都只能抨湊上場。

水筆仔家族原先是為了申請教育部經費,臨時成立的工作團隊,但是因為老鷹適切的引導,而且夥伴們對校園環教這一塊有共同的想法,所以一直沿繫下來。但是坦白講,過去水筆子是不被重視的,是受委屈的,協會祇認為它提供給這些人一個舞台而已,相對的有時我們還要遭受質疑,這是荒野的,還是水筆子的?水筆子不就是荒野裡頭的一個工作團隊嗎?而荒野不就是有類似水筆子這樣的團隊堆砌而成的嗎?

果我們確定在生態校園這一塊上放更多的力氣,我相信水筆仔團隊必能在這當中扮演更積極適切的角色,我們將繼續培養更多的師資可以進到校園去協助營造多樣性的教學環境。

荒野把兒童教育放在那麼前面,如果我們固執於體制外發展必將事倍功半;配合九年一貫教改列車的啟動,順勢進入體制內的校園去推展理念是一定要走的路,而且不管兒童營、炫蜂團、教育基地以及生態校園都可以事並行不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