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觀班話說從頭

阿孝

觀班課程從87年開始第一期課程以來,短短的四年間台北已經辦了16期,若加上各分會所辦的課程以及社區大學,總數應該有超過二千人以上經歷過自然觀察的課程啟發。經過這些時日的發展,以及因應不同需求,有了一些變動,我們也聽到整理自觀班課程及目標的聲音,所以我想就最初自觀班開設的演進,作個回顧與整理,希望對新接辦自觀班的夥伴能有所助益。

仁修老師在荒野保護協會成立大會上發表一篇「人人都是自然觀察家」,對於我們這些自然的門外漢而言是很大的激勵,因為對我這個什麼都不懂的人,想要成為徐仁修第二,可以不再只是夢而已。

野成立之初,因為急需可以帶隊的解說員,所以在84年冬天即開始第一期解說員訓練,這時龍頭即提出自然觀察員→解說員的階段性訓練建議,但因為各項時機尚未成熟,只能暫時擺在檔案中供參考。

86年第三期解說員訓練招生,報名人數超乎預期,除了錄取40名,其餘的人就由我和李建安規劃了第0期的自觀班課程(因為一些因素並沒有開班成功),課程設計參考柯內爾以及劉克襄老師的想法,包含尋找秘密花園、探訪原住民﹝常見動物介紹﹞、接近大自然﹝常見植物介紹﹞、台灣生態之美欣賞與分享,還有兩堂戶外課。

生對象為對自然有興趣者,不限定是會員,這樣的考量是我們看到有些人只想上課不一定對自然解說有熱忱,開放非會員也有招收新會員的用意,另外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讓每個荒野會員都能經過自然觀察的基礎訓練,真的達到人人都是自然觀察家的目的,最後一堂課安排生態之美課程,是希望參加過自觀般訓練的學員若不想成為解說員,也可以參與推廣講師行列。

一期開辦時報名人數超多,只好臨時決定同時開辦兩班,學員結訓後分至各定點觀察站參與活動,但是這部分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問題,也就是自觀班結訓後實際至各定點活動的人數並不多,可以說很少,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來自觀班由大炳接棒,為了創造各期的特色,講師不再廣泛介紹動物,而是以某種動物為主要課程內容,所以就有了蜘蛛班、螃蟹班以及青蛙班等。不過這個時期通常都是由主辦人邀請講師授課,輔導員參與很少,以致有些輔導員來了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而且大部分的輔導員都是剛結訓的解說員,經驗不足,導致對學員自然觀察的啟發有了限制。

近一年多以來,由於姜大哥與小胖的投入,情形有了轉變,課程的設計都在開辦前經參與的輔導員討論後才付諸執行,甚至轉換為由各定點輪流主辦。這個時期不僅學員在學習,參與的輔導員也都從過程得到了成長。值得一提的是,同時期由蘇大哥、小胖、純珠等夥伴編撰了一本「與自然作朋友」,作為自觀班學員的參考教材,甚至廣泛地使用到社區大學。可惜的是後幾期並未善用這本書,可喜的是因為這本書,後來又衍生了兒童版與學校版。

初開辦自觀班我們還有兩個想法,一是可以作為解說員的基礎訓練,一是做為培養荒野講師的場域。就這兩部分而言,實質上成效是值得肯定的,經過一段時日的學習之後,解說員除了週四協會見外,在自觀班也找到了另一個分享經驗的舞台。

展到今日,我們看到各定點都費心展現他們的特色,但同時也聽到是不是每次的自觀班籌備都要重頭開始?自觀班的精神在哪裡?我們的課程主軸呢?這些都值得參與過的夥伴一起來思考。

阿孝於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