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解說教育訓練」的交流

 

林慧年  2002-12

七年前荒野成立之初,就很明確地希望透過「教育」的方式,成為全民參與的保育團體,因此,義務解說員就成為荒野擔任自然教育者的重要角色。從徐仁修老師和一群「陽光之子」的墾丁解說員,著手舉辦台北第一期荒野解說員訓練開始,七年來從未間斷,再加上不斷地嘗試焠煉,解說員訓練似乎也逐漸有了具體的雛型。雖然這種形成模式有些草莽性情,但也讓荒野的解說員訓練獨具風格,形成一種特殊的「荒野解說員訓練文化」。不過讓人感到好奇的是:其他團體會發展出什麼樣模式的解說員訓練呢?  

緣巧合,911214日,荒野應邀參加「第十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並期望荒野能在「科學解說教育訓練的理論與實務分享」單元做專題報告及分享,因此就由村長擬稿,我則代表南下至彰化師範大學報告,也藉此機會觀摩其他團體的發展,回來後整理一下心得,與大家分享。  

先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應邀參加的場合是「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讓我覺得十分有趣。這個研討會,算是科學教育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有許多學術的論文發表,雖然應邀的並不是學術發表的場次,而是同一時段中好幾場座談會的其中一場,但是能感受到科教界開始對解說員訓練的重視。學術性的交流也許對許多荒野伙伴而言感到十分生疏,但是這種民間崛起的草莽力量能有還算不錯的成績,就代表著部分學術的價值及意義,也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討的。  

天參與座談會的團體,有台中科學教育博物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花蓮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荒野保護協會,其解說型態大致可以分為博物館型及自然生態型,不同的型態,自然隨著其不同的需要,而衍生出不同的訓練方式。例如黑潮的賞鯨解說員,面對的是不可預測的海洋,鯨豚的出現更是難以預料,因此在解說員訓練中,海上實習的比例自然大為提高;反之,博物館型解說員由於多以靜態的展示解說為主,因此針對博物館的展示設計而發展適合的解說模式,是其主要的重點。  

而,雖然各自擁有不同類型的解說訓練方式,但不變的是:訓練一個知、情、理兼具的解說員,卻是共同的目標。因此,探討怎樣的解說員訓練模式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是彼此共同關心的課題。有趣的是:在你來我往的討論過程中,大家均有一個共同的結論:解說員訓練的「課程內容」,往往無法達成希望的目標,反而是訓練過程中所呈現的「文化」,才是決定的關鍵;也就是說,表定上安排的課程,固然都是解說員學習知識、情意、技能的重要基礎,然而訓練本身所涵養的氣氛,往往能對解說員產生更深的烙印。所以,如何涵養解說員訓練文化的氣氛,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後,提出一些友方不錯的做法,讓荒野各地在舉辦解說員教育訓練時可以多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 

1.解說專業的提昇:

一直以來,荒野的解說員訓練,塑造出一種「解說員人格」,將環保生活真正融入解說員生命的歷程,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是荒野解說員訓練獨具的魅力!然而隨著解說制度日趨健全,定點組織架構也日趨穩定,荒野解說員訓練站在此深厚的基礎上,是可以精益求精,朝向解說專業化邁進。 

2.解說員的繼續教育:

訓練只是一個起點,解說員的生涯本身就是一段不斷學習的歷程。繼續教育並非由定點完全承擔,也非表定課程所能涵蓋,提供多元化的繼續教育管道,才能提供解說員多元的需求。目前協會的繼續教育模式,以「非正式」的方式進行居多,包括定點、週*協會見、自然與人文系列…等等,真正表定專為解說員安排的課程,應該是荒野解說員研討會吧!至於這些是否能符合解說員們的需求,是可以再深入探討的。 

3.解說教育資料庫的建立:

荒野解說教育發展七年多,不管在學術或實務上,在國內也算是有一定的貢獻,不過,文字資料的累積一直是較為缺乏的。在網路平台的快速流通之下,所有定點乃至於所有分會之解說教育資料的累積,都可以建構成荒野的解說教育資料庫,除了可以提供會內人員的資訊交流之外,也可以提供其他相關團體參考的依據,也許是荒野在解說教育上未來可以逐步規劃的方向之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也是交流可貴之處。個人觀點或許仍有疏漏之處,也請各界不吝指教!